


类似的招商引资被骗事件,这些年屡见报道。我们不禁要问:地方政府为何总是轻易“上当”?其一,一些地方政府将招商引资视为发展经济的“引擎”,只要有商可招、有商可驻,就会将其当“老佛爷”一样供奉着,其背后是“招商饥渴”的真实写照。其二,地方政府招商被骗子利用,和官员特别是主要领导的畸形政绩观是密不可分的,他们往往在“唯GDP论英雄”、“政绩压倒一切”的信念中不知不觉丧失了理性,把政策规定和法定程序抛到一边,只剩下狂热的招商冲动。
诚然,一个地方特别是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,要想发展就需要进行引资,掀起招商的热潮。但有的地方对招商引资可谓是“饥不择食”,缺乏对引进项目的应有鉴别力,对外来投资者的身份和能力也不敢深究。更有甚者,有的地方,迷信“重赏之下必有勇夫”,“只要来投资、一切好商量”,突破政策底线,损害群众和长远利益,让招商失去了原本的意义,从而让一些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。
根治饥不择食的“招商饥渴症”,根本还在于完善干部考核机制、不唯GDP论英雄。正如习总书记曾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,要坚持全面、历史、辩证看干部,注重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。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,既看发展又看基础,既看显绩又看潜绩,把民生改善、社会进步、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,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。
全国有很多地方的招商都付出了高昂的“学费”,但对官员的问责又有多少?因此,首先要呼唤官员问责制,应尽快建立完备严格的招商引资问责制度和风险防控制度,使招商责任人对所招项目真正负责到底,让责任“归位”,让监督“强硬”,对决策失误的官员一律追究责任,该撤职的撤职,该处分的处分,该判刑的判刑。
另外,破除“招商饥渴症”背后的“唯GDP论英雄”,根本还在于完善政绩考核制度。这需要从由上而下主导的考核模式,转向开放、多元,以民意为基准的官员综合评价体系。比如可以将民生改善、社会进步、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,大幅增加考核权重。
地方政府屡屡上骗子的当,这种搞笑的现象实在让人笑不起来。这为我们一些地方政府敲响了警钟:一旦招商心切,丢了底线、乱了章法,就会掉进陷阱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这条不归路。
轻松一扫 投资资讯随时有
400-600-3737
手机联系:13062625088
微信联系:13062625088
QQ 联系:746583727
地纬招商网-招商投资门户网站
专注招商投资服务10年
拥有全球千万招商投资信息大数据
线上招商推广,线下项目推介
为政府、园区、企业提供一站式招商代理服务
让招商投资更简单 更精准 更高效
版权所有 上海百程商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备16044607号-2 Copyright © 2022 www.zhongguozhaoshang.com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